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等各种利好政策叠加的良好机遇,为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指出,计划至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基本建设成合肥滨湖金融城,完成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总体布局。
作为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重点,滨湖新区拟规划3平方公里建设滨湖金融城,吸引省级金融机构统一布局和入驻滨湖金融城。如今5年过去了,滨湖新区走过了艰难的起步,同时借鉴国内外中央商务区、金融区的运营经验,尽快形成滨湖金融聚集区,着手打造安徽“陆家嘴”。
回顾: 五年大建设,新滨湖新起点
滨湖新区是合肥“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章,南依巢湖,北靠南二环路,西接上派河、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总面积约196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使得滨湖成为了“一个主城区,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发展纲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合肥市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成为辐射全省、崛起中部、承东启西,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互动协调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这一要求,2006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跨出了滨湖新建设的第一步。
从无到有,从当初的远郊乡村到合肥的“新中心”,5年来,滨湖新区通过逐步构建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商业居住中心,勾勒出未来一个完善的滨湖新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
“回想起5年前,那时候,很多人都在担心这个新区该不该搞,能不能搞,是否能搞得好?”滨湖新区有关负责人说,经过5年的发展,滨湖新区以崭新的面貌向大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按照“世界眼光,国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启动建设以来,滨湖新区新建绿地200万m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4m2,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路之隔,水、电、气、热等公共资源接入便捷,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和骨干道路网,四通八达。
而对于滨湖新区今后的发展,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未来,滨湖新区建设将在现有启动区、拓展区发展的格局上进一步向东、西向拓展,壮大规模、做强实力,从产业驱动力、空间承载力、发展支撑力、区域整合力、辐射带动力上下功夫,提升建设发展品质,引领合肥城市发展、引领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成合肥新的中心区。
转变: 五年大发展,新滨湖新跨越
如果说五年前滨湖新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将滨湖的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到位,将滨湖区建设成为成熟的、规范先进的经济社区,那么如今滨湖新区的工作重心,则是全力建设完备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尽可能多地引进各大金融机构,为将来系统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奠定好基础。
过去的五年,对滨湖新区来说,是一个艰苦卓绝却又战绩累累的五年。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座新城发展之舰将再次起航,并向着合肥乃至安徽区域中心的目标迈进。从最初的投资洽谈,到陆续开工建设,如今滨湖国际金融后台基地如今雏形尽显。
五年来,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滨湖新区以超越常规的速度快速发展。随着滨湖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巢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新区探索了一条城市建设与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统一的新路。目前,一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社会事业初具规模、群众安居乐业、城湖和谐共生、人气逐渐汇集的湖岸新城基本形成。
“你现在看的是这样,过几天再来看的话,就会有大变化,这些工程真是一天一个样。”滨湖新区某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综合后台业务基地落户滨湖新区,并都陆续开工建设。
随着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建成后的滨湖国际金融后台基地,将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创造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恢宏产值。而对于滨湖新区来说,随着诸金融机构的相继入驻和破土动工,滨湖国际金融后台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金融业将成为新区发展的引爆点。“现在的滨湖定位非常清楚,做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中心区,面向全省、面向全国。现在我们在强化中心城区的意识。”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宁波说,下一步滨湖新区发展的定位、高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都将紧紧围绕这个定位。
截至目前,工、农、中、建、邮储、浦发、信达、长城、华融等金融企业成功落户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滨湖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打开突破口。 “在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把合肥市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