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贴标准”官兵悬殊过大为哪般
纯金罐造假愚弄的不只是奥运冠军
非常道
女学生集体卖淫拷问 心理补偿机制缺失
3上一篇 2011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女学生集体卖淫拷问 心理补偿机制缺失

 

近日,上海市闸北区检察院对警方破获的一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提起公诉。该案涉案人员多达20人,其中多数为在校中学生,2人为未满14周岁的幼女,涉及上海市某职业学校分校、普通高中等9所学校。(11月7日 《京华时报》)

笔者注意到,报道中屡次提到中专、职校、技校等“三校”。这样的提法甚为不妥,似乎是先入为主给读者灌输一种“差生堕落论”。学习成绩差者多数进了中专、职校、技校,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应该用有色眼镜看待她们。

差生被另眼相待,优等生被高看一等,这样的思维定势随处可见,并且整个社会都只重视考分层面的好或差。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女中学生的生存状态有多么恶劣!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女学生们“援助交际”团队成立约一年的时间里竟然“无事”。是她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还是她们本身就被学校和家长长期边缘化?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在学习上面得不到重视,就要在其他方面求得补偿。这种补偿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即便一味对物质的追求只能算是一种虚幻的补偿。

但整个学校、家庭和社会过分物质化、片面效益化客观上成了这些女生们直接的“老师”。心理学上有一种罗森塔尔效应: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即暗示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影响人行为的要素之一。

一种过于泛滥的暗示在大众传媒上随处可见,“金钱至上”、“笑贫不笑娼”在偏颇的舆论引导下甚至成了一种堂而皇之的暗示。这些涉世未深的少女怎么能经受得了这样的舆论暗示。对这种时髦的暗示的追逐很可能成为她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心理补偿具有一种能量,它能使这些堕落少女虚幻地感觉到获得了“社会支持”,加之自身在物质上获得一些收获,从而增强了对这种堕落的依赖。

这些女中学生家境并不是特别贫困,甚至是富裕的,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能给她们一些道德的、精神的关注,这些令人痛心的事或许会少一点。

金戈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