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下民企遇“成长烦恼” 自主创新“撬开”发展密码
2011年10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小民企仍觉“压力山大”
光环下民企遇“成长烦恼” 自主创新“撬开”发展密码

 

安徽大学金融系教授徐亚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安徽拿得出手的大企业和有影响的企业确实不多”。而如何做大做强,成为摆在安徽民企面前的“集体性命题”。

(上接04版)

隐 忧

与往年相比,今年安徽民企100强门槛提高了,民企的“身板”也相对坚挺了一些。但是,分析榜单不难看出,我省民企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隐忧。

生长地域呈现“南强北弱”

从地域分布来看,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皖北地区上榜企业数量偏少,与皖江城市带差距进一步拉大。从排序结果来看,合肥市进入民企百强和出口创汇百强的企业有55家,芜湖60家,马鞍山52家,原地级巢湖市37家,安庆35家,滁州和宣城均为30家,上榜企业超过30家的城市里没有一个来自皖北。

民企块头显得有点“寒酸”

不光是省内分布不平衡,与中部兄弟省份相比,我省民企发展水平也显得相当“寒酸”。

记者注意到,在8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国民企500强排名中,虽然有3家皖企上榜,但排名最靠前的全威铜业也只排在了101位,“块头”仅为中国民企冠军的十分之一不到。在中部6省中,我省排名并不乐观,进入500强的民企数量仅高于江西,是河南的三分之一,远落后于湖北的17家。

成本上涨人才缺乏成“瓶颈”

在合肥市企联的一次调研中,安徽鸿汇食品公司总经理吴其才表达出了自己的忧心:很多农产品价格都在涨,导致采购成本跟着水涨船高,工人的工资也不断攀升,作为一个中小民企,他感到“压力山大”。融资难、用工难,今年很多民企遭遇到了这些“老大难”问题的“新版本”。

突 围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民营经济成长的道路上,也从来都是风雨兼程。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应对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去突破前行路上的瓶颈。

兼并重组制造“龙头企业”

省工商联新近民营企业调查报告表示,规模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崛起,是提高我省经济总量和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那么,做大做强、做出规模,究竟有哪些“妙招”呢?

报告认为,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鼓励帮助民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其次,发挥骨干民营企业的示范带头与辐射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行业领先大企业的产品配套和专业化协作,在民企中制造一批“龙头企业”。此外,要推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上市,加强企业融资管理能力。

烹制特色产业集聚“盛宴”

好莱坞电影,演变成了影响世界的庞大产业王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引领全球技术创新的前沿……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难以想象的“威力”,烹制特色产业集聚“盛宴”成为加快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在省工商联的这份调查报告中,记者注意到这样的描述:根据国家的最新产业政策,推动规模民营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继续加快高沟线缆制造、铜陵有色金属冶炼延压、合肥通用设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聚,集中优势资源,帮助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我省规模民营企业中坚力量做强做大。

自主创新“撬开”民企密码

“入选我省民企百强的高科技企业数量较少,缺少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支柱型、资源型上规模企业相关配套衍生服务行业急需加快发展。”

针对这样的困局,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引导我省上规模民营企业紧盯国内行业领军企业,锁定主营业务,发挥主业优势,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流程优化,产业链延伸等弥补原材料成本上升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换句话说,鼓励用自主创新“撬开”民企发展的密码。

手 记

用心“呵护”民营经济

在去年,可能营业收入5.6亿元就能“问鼎”安徽民企100强,而今年“起步”身家必须达到8.5亿元。整个百强的总营业收入接近4000亿元。一年之间,变化的当然不仅仅是数字,还是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安徽经济崛起的脉络。这当然令人感到欣喜和雀跃。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省民营企业“身板儿”还不够坚挺,发展的步履也不够“矫健”,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显得很不“活跃”,特别是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可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可能遭遇到难以预料的艰难和波折。这一切,除了要民营企业坚忍地“挺住”之外,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关爱的心。

根据规划,我省将力争新增非公有制企业15万户以上,到2015年末,非公家族将增至40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占全省GDP的65%以上。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经济元素,怎么能不用心呵护?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