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一座占地270亩的生态家禽养殖与农家乐基地将落户肥东,与省城众多农家乐投资商所不同的是,该项目的“幕后老大”竟是合肥的一家食品公司,看似“不务正业”的举措,却折射出时下食品生产企业经营的艰辛。
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费用增加、融资成本上扬……“高成本”时代下,皖食品企业正在杀出一条“突围之路”。
成本“劫”:人工成本半年上涨三成
徽商城位于合肥长江东路,这里聚集着数百家农产品批发的商家,合肥绿益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合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益食品集畜禽肉类等农副产品加工配送、酒店投资、生态养殖于一体,为省内的大型超市供应家禽肉类产品。不过,与往年相比,企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成本劫”。
“自上半年以来,明显感受到原材料上涨,产品利润被‘缩水’、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也在‘拼命’上涨,着实让企业有点吃不消了。”绿益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谈社涛坦言,该企业目前的处境并非个例,同行中,很多企业也都面临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以及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同样“纠结”还有合肥中科小陶食品有限公司。和省城其他中小食品加工企业一样,该食品企业正在经历一场“生死劫”。“虽然下半年食品市场回暖、订单量开始增多,但公司在经营上仍“小心翼翼”。“今年以来,白糖等原材料、工人成本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了15~20%,却不敢贸然上调终端零售价,还是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吧。”中科小陶食品公司经理李浩然说道。
延伸产业链:从“食品配送”到“盖厂养殖”
“以人员工资为例,今年公司的员工工资上涨了30%,一个普通的员工,去年也就在1500元左右,今年没有2000元是留不住的。”谈社涛告诉记者,其实人并不难招,企业若缺人,把招聘信息给中介公司就可以了。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上涨,企业入不敷支。“涨工资企业吃不消,不涨工资员工留不住。”
坐以待毙不如杀出一条“突围之路”,在这种“高成本”的现实情况下,皖企“化压”和“突围”出奇招。
谈社涛向记者透露,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成本,该公司已经在肥东投资新建一家集生态养殖与农家乐相结合的基地,以延伸公司的产业链。据透露,该项目总投资约1000多万元,最早于今年年底投产。
开源节流:寻找原材料替代品转嫁“生产压力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产品价格,与消费者来共同承担成本是缓解经营压力的最好手段。但是很多“心软”的企业不敢贸然这样做。
“不涨价是等死,贸然涨价也是死路一条。”李浩然告诉记者,由于食品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即便是经营成本压得企业“喘不过”气,但还是没人敢第一个提价。面对成本压力,中科小陶选择技术革新、开源节流。 “为了消化成本,早在去年下半年,他们就在寻找原材料的替代品,改用麦芽糖生产,并不断扩大食品产业链。”李浩然说,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企业内部消化了10%的原材料涨价成本。
“挺过去了也就活过来了,反之就从这个市场上消失了,企业逆势突围太重要了。”李浩然坦言,企业“突围”的途径很多,但核心因素还是要提高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