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皖粤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3上一篇 2011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皖粤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张宝顺王三运黄华华讲话 王明方孙金龙出席
宗禾 吴林红
 

星报讯 7月29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率领广东省考察团来我省考察。下午,皖粤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举行。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王三运、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分别介绍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省政协主席王明方,省委副书记、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秘书长詹夏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海深,副省长黄海嵩、花建慧及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及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唐豪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座谈会。

张宝顺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广东省考察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广东省长期以来给予安徽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是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头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演绎了中国崛起的传奇,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近年来,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广东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率先提出并实施“腾笼换鸟”和“双转移”,为科学发展再探新路。这次广东省考察团来访,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一定悉心学习广东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并与安徽实际相结合,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张宝顺指出,当前安徽正处在“十二五”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坚持开放发展、加强省际合作是推进兴皖富民的重要战略,融入长三角、接轨珠三角是我们扩大开放的基本取向。安徽与广东,一个是长三角的腹地,一个是珠三角的龙头,两省发展既有梯度,也有衔接,经济互补性强、融合度高。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资本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皖粤深化合作、携手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希望两省立足各自特色,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在产业互动发展、资源共同利用、创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共融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发展。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深入落实两省经济社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动呼应珠三角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完善合作机制,努力使双方合作在现有基础上迈出更大的步伐,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王三运在介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说,“十一五”以来,我们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深入推进开放合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皖北振兴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王三运指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重要门户,安徽高度重视与广东的交流合作。近年来,皖粤两省间的高层互访日益密切,经贸交流更加活跃,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希望两省进一步加强产业和园区、科教和人才、劳动力资源开发、交通和旅游、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推动皖粤交流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围绕双方合作事项的落实,安徽将积极跟进,主动服务,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取得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更大成果。

黄华华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感谢安徽省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并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由衷高兴和钦佩。他说,长期以来,粤皖两省人民在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互利合作中相互汲取、相互砥砺,不断增进两省人民的交流合作和特殊情谊,两省融合发展、共赢发展的战略合作大格局日见成型。当前,进一步加强粤皖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特别是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将为双方加强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希望两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联手推进市场开发,务实推进产业转移,加强科技创新和旅游文化合作,推进人力资源合作,全面推进两省合作发展再上新水平,共创两省合作共赢、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