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问什么店最多,除了饭店和服装店,就要数理发店了。理发可视为七十二行之一种专业,旧时记载理发业行规行语与隐语的《净发须知》,今存于《永乐大典》中,《净发须知》净发业的祖师是罗祖并称罗真人,说:“罗真人住江东,七岁学艺通。丙戌年中举,刀铒动玄宗。”民间还传说,武则天时,她的儿子驴头太子性格暴虐,谁为他剃头都伺候不好,他动辄杀人。罗祖虽年幼,但手艺精湛。自动替师傅去为驴头太子剃头,挽救了天下的剃头师傅,因而被尊为祖师。
陈设多数很简单
曾在电影《做头》中看过老式理发店:大面的镜子,泛着亮光的剃刀,软皮包裹的枕垫,木架上的搪瓷面盆,搭在理发椅子边沿的剃条与毛巾,缓慢转动的四叶金属吊扇,以及冲水用的茶壶,仿佛一下子亲近起来。其实,旧时的理发店的设施比这还要简陋。
理发师也叫剃头匠,他们的“店”,一种是在城镇某处固定剃头店、向阳背风的地方等处搭个棚子。稍好点的一般是十来平方米的小店,店门外挂一小块招牌。店内几张座椅,还有一条供剃头者坐的长凳和少量镜子。剃头的工具一般是一把剃头刀,还有刮脸刀、刷子、拢子、篦子、耳挖勺等。
社会身份卑贱
清朝末年,有个叫葛维年的理发师,在逍遥津的东侧开了合肥首家有固定店面的理发店。
理发师的行业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低,属于“贱民”一类,是不允许参加功名考试的。在庐州城里,剃头匠被称为“待招”。《合肥市志》载,当时的“待招”通常采取包户上门和挑担流动服务两种形式。服务项目除了为男士剃头、刮胡须,为儿童剃“和合二仙”头外,还要应顾客要求为其掏耳,刮面。
过去,合肥的理发店不仅数量少,而且上档次的也不多,在1930年,全城仅有十几家理发店(或称剃头铺)。抗战胜利后,全市大的理发店有新生理发店、新新理发店。
土法烫时尚头
辛亥革命前,理发以净光为主,之后,男子有一刀齐短发,到后来男子理发,女子剪发日趋普及。太太、小姐们离开家里的“梳头娘姨”,拋弃了以往的盘髻式,抛弃了刨花水,走进了理发店。当时流行刘海式,最常见的是一字式、童花式、垂丝式、燕尾式、满天星等。
中小型、低档的理发店一般设在较冷僻的小巷内。服务对象是附近居民、店员和工人。有的理发师还掌握接骨、接脱骱、挑痧和全身经络按摩等传统技术,深受病者欢迎。
那时的理发样式很简单,只有葫芦头、小平顶、二五小分头,以后虽有吹风、烫发,也全是土式:一根用白铁焊的弯管,下面烧木炭,集聚的热气,对头发烘烤,就叫吹风;以铁夹放炉中烧红,浸一下水,来夹烫头发。但这个要讲究热量和火候,如果发钳不够热,就烫不成型;如果太热,则有可能将头发烫焦。
50年代才有女性理发师
抗战胜利后,合肥才陆续开了几家甲级理发店,老板和理发师多系安庆或扬州人氏,设备和技艺为当时一流,电吹、电烫、电剪、洋光面刀和电风扇也开始使用。比如说, “新生理发店”的大师傅是安庆人徐文藻,他技术精湛,精于各种发型,不过收费也很高。
1956年6月9日,长江饭店开业,里面除了住宿、餐饮外,还有理发、浴池、照相、洗染等服务。不过,这里的理发服务一般都是来合肥出差的人消费,里面的理发师是从上海过来的,技艺非常精湛。同一年,有些公私合营的理发店开始招收女学员,此为合肥第一批女理发师的开始。
学满三年才出师
过去从事此业的规矩相当严格,学艺需经人介绍,徒工进师家要先拜祖谱,再拜师傅、师娘。学徒期三年,前两年主要给师傅家干杂活,只能从后边一睥一视中偷偷学艺,从观察中练习理发功夫,第三年师傅才开始传授技艺。学徒期间只管吃喝,无其它报酬。
学理发前先要学会敲背、挖耳、推拿。期满后,师傅送一套工具,自立门户谋生。如到新地方营业,需报出师门,如无师,将被同行赶走,高明的理发师做到推子不拔毛,剪子不打飘,手轻灵巧,刮脸时刀如蝇落。从顾客落座,到理发结束,前后要经过扑粉、推、剪、刮、洗,最后提神等十几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