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出品电影纪录片16部,全国主流院线上映13部,约20小时,有7部是旧作。《复兴之路》以200万元的成绩登上票房之首,《海上传奇》和《外滩》取得了60万元和50万元的票房。但是,13部通过院线放映的纪录片无一通过票房收回成本。
对于年产量1000小时,总库存量达到1.3万到1.5万小时,与没有一部是通过票房收回成本的两个境地,折射出中国纪录片市场不大不小的尴尬。想来,当贾樟柯的《海上传奇》一路在夏威夷电影节、蒙特利尔电影节、迪拜电影节和嘎纳电影节好评如潮,却在国内遭遇票房“滑铁卢”时,这个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纪录片已成为许多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纪录片的表现内容变成一种快节奏的视听大餐,思考社会问题、关注当下生存状况的作品很少,更加注意娱乐性和猎奇性。而且,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缺少资金,技术没有保障,多数作品不能有一个播放的平台,甚至于拍一部纪录片只是为能参加电影节。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纪录片的市场怎能不遭遇寒流?
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令人欣喜,但不管哪一种艺术形式,一旦失去市场,也就失去前行的内在驱动力,尤其是纪录片这样需要资金支持的艺术样式。纪录片需要艺术,也需要市场。只有市场才能支持艺术的生存与繁盛。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纪录片,都应该关注现实生活,这是纪录片的社会责任,也是纪录片走进市场、赢得观众最有效的方式。而且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产品,加大资金投入、人才和技术的培养,将社会资本引入纪录片市场。 张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