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试题体现了高考命题思路
2011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二模试题体现了高考命题思路
本报中高考专家库名师点评各科试卷
苏卫兵 记者 桑红青
 

昨天,合肥二模完美落幕。合肥市部分高中高三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二模试题难易适中,出题比较灵活,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命题思路,在题目的设置上,不少题目设计非常新颖,令人耳目一新。记者特邀请本报中高考专家库名师对文科二模试卷进行了点评。

英语:试卷体现高考命题思路

●合肥七中 王瑞

试卷评析:完形填空文章难点是长句多

考试命题的难度、分布和灵活性等和高考试卷相似,也基本体现了高考的命题思路: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难、中、易题比例分布适当,可以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及区分度。

单选题注重在语境中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知识。且15题都是一题一空,知识点考查明确突出,也充分体现了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题目涉及面广,但题干及选项所用词汇均是考纲中的常用词。

完形填空文章中心是莎士比亚戏剧Hamlet中著名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探讨这句具有哲学意义的话,乍看上去似乎有些难度,但其中很多题目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及对句意的理解得出,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初衷是淡化语法考查,而突出词汇及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文章难点是长句较多,许多空的设置虽然考查上下文或词汇搭配,却需要学生克服理解的障碍耐心寻找线索。

阅读理解强调阅读速度,选材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以说明文的考查为主,多种题型结合恰到好处,充分考查学生的多种阅读技巧的综合运用。

写作部分的任务型读写中除个别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且不需要变形外,其余答案都需要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中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方可得出,强调在语篇结构解读基础上的信息转换能力,对考生有一定的挑战。

书面表达是命题式作文,学生经过较多的训练,要尽量体现出较高的写作技巧,如条理性(first of all, besides, what’s more …), 亮点句式(定语从句、被动语态,it 结构…)等。

备考建议:每天阅读不少于20分钟

1、 回归基础,掌握好基本词汇与基本句型,单词和短语听写的方式在冲刺阶段照样可以用。

2、 得阅读者得天下,每天阅读不少于20分钟,多背诵优秀文章并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结构;加大作文的训练力度,在文章结构、句式变化、词汇选择上下功夫。

3、坚持听力训练,精选与高考听力考题题型一致、难度适当、语速适中的材料来加强训练,直到高考。

政治:我省基层民主成为考题

●合肥七中 王 贵

试卷评析: 四个必修模块分值分配合理

内容设置科学合理,试题难度适中,四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分数比例分配得当,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1、紧扣考纲,考查学科基础理论、主干知识。试题体现三贴近,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知识,筛选判断、用简洁的语言阐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如:第9、10、11、12、37(3)、38(3)题,全面考查了《生活与哲学》中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脉络清晰。

2、注重检测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试题以现实中有关实际和理论问题为材料,贯穿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基本思路,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全面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探讨问题等能力。如38题的三问,要求考生从文字表述中快速、全面、准确获取三科有效信息,整合筛选书本知识,用规范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阐述现象,这正是高考的命题方向。

3、关注本土生活热点,彰显灵活性、时代性。如第4题,依托安徽基层民主时政背景材料,选项的组合既考查学生对基层民主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巧妙地考查对材料的细微变化之处的信息获取能力,兼顾了知识、能力、灵活性。又如37题以安徽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为背景,融入了宣城市文化产业这个具体的情境,既体现社会热点,又具有本土特色,把知识融合在背景材料中,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考查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判断、提炼、升华,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灵活性,符合高考要求。

备考建议:回归教材紧扣考纲

1、回归教材,紧扣考纲,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主干体系。2、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努力提升综合能力;3、掌握解题路径和规律,强化训练,提高规范答题技巧。

历史:最亮点是题目的创设

●合肥七中 周宗俊

试卷评析:高考所考范围基本涵盖

1、题型多样,覆盖面广。很好地贯彻了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命题原则,在题目的设置中,注意创新,尤其是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使得形式活泼多样。在考试的内容上,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围绕主干设计题目,高考所考范围基本涵盖。选择题以12题思想文化史导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均有涉及,选修部分与2010年文综相同,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材料题则以社会史(文化史)切入,如35题人口普查问题。

2、关注热点,中外贯通。热点问题不仅包括当前热点—时事(15、16题)、周年(21题),也包括一些长效热点—会史(12题生命科,17、18题民生问题,22、35风俗观念、人口问题)、三大史观(36题是文明史、全球史、近现代化史的有机整合)。因此二模试卷的最大亮点不仅是“新”,而且在于题目的创设(尤其是材料题)真正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价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考查三维,注重方法。考查的目标上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和考纲的要求(三维目标,获取解读知识、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讨问题)。要做好题目,不仅仅要有基础的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正确的史学观点、方法,真正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备考建议:关注时事热点、兼顾省情

1、复习时既要有专题知识的整合、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如历史概念等的掌握,毕竟所有考试题目的设计都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之上的。2、关注时事热点、兼顾省情,并努力用历史观加以科学解读,这也非常重要。

地理:体现了区域性和综合性

●合肥七中 程娣

试卷评析:注重考查学生地理基本原理

1、立足基础,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考查。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影响、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区域能源的开发条件、3S的应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人口的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运用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等。

2、 突出能力立意。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试题将内容、方法和原理串联起来,注重对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考核,考查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宏观整体认识和把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调地理图表的判读、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注重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是地理学科考查的主要目标。本次考试试题除了23题、24题外,基本以图文形式呈现。共用7幅图表且形式多样,利于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

4、体现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课程的两个重要特点,将地理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来考查。如33题(1)(2)等有关地势特点分析、水能开发等,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区域知识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重视对知识点内在联系的梳理

1、很多学生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忽视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对重要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理解,抓住主干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2、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分析:应有意识地强化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地理图表的阅读与分析,善于运用图表中的数据和信息来分析和回答问题。

3、构建思维模式:总结各类地理问题,学会运用原理规律结合实际分析问题,构建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