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办学操守的清朝遗士
2011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坚持办学操守的清朝遗士

 

编者按:民国之前,安徽东至周家出了个大学校长,尽管是由于家族原因才被任命的职务,但山东大学堂第一任校长周学熙推行的“新知识与旧道德”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却成为各地书院改办学堂所效法的榜样。而袁世凯的重要谋士杨士琦,在袁“称帝”梦碎抑郁而终时,他的“本学堂讲求实业,以能见诸实用为要旨,为振兴中国商业造就人才”的理念却成了学校体制改革先风。或许他们不被人们尊崇,可对教育的贡献我们不应抹杀。

相反,作为清朝的翰林,歙县人徐谦甘当孙中山和冯玉祥的中间联系人,为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周学熙:东至周家四公子

人物简介:周学熙,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安徽东至人。

父亲官至山东巡抚

1901年10月,官立山东大学堂在济南正式创办,第一批招收新生300名。首任校长(当时称管理总办)是周学熙先生。此前也有史料记载,唐绍仪为山东大学堂的第一任校长。后据研究考证,唐绍仪作为袁世凯的幕僚,虽然在上奏清政府和草拟《山东大学堂章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并没有担任过校长一职。正式被袁世凯委任为山东大学堂首任管理总办的是周学熙。

他的父亲周馥25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入李鸿章府,成为李鸿章信得过的人。凭着对李鸿章的忠诚,周馥很快被提升为四川布政使。李鸿章到了晚年面临与八国联军谈判的诸多棘手难题,便邀远在四川的周馥进京襄理“议和”。其后,周馥与李鸿章一起,承担了与多国列强讲和、签约的千古骂名。这同时也使他平步青云,官职从四川布政使到直隶布政使。1902年5月28日,经北洋大臣袁世凯的推荐,得以出任山东巡抚。

袁世凯主政山东后,即将周馥第四个儿子周学熙带到济南,协助自己谋划“新政”和“洋务”,创建山东大学堂遴选校长时,他又首先想到了周学熙,希望“子承父业”,光大“洋务”思想。

新知识与旧道德结合

1901年10月,山东大学堂开学,管理总办周学熙按照当时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大力整肃校风,订立办学章程。

创办之初就有校长等管理人员80人,各类教师110多人,还有美、英、德、日籍教师8人。虽然专业的划分还不细,但已经分了本科和预科学制三年,并有严格的考试制度,不及格的不能毕业。

他推行“新知识与旧道德”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当时国家动荡、风气日下的环境下,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尤以《山东大学堂章程》在当时的影响最大,成为各地书院改办学堂所效法的榜样。

将自来水引进京城

1903年3月,周学熙受袁世凯派遣到日本考察,使周学熙眼界大开,尤其是日本的教育体制和金融体制的确立,给周学熙留下深刻印象。他把40多天考察的所见所闻,写成《游日记》,提出了“振工兴商,富民强国”的主张。

回国后,他被委任为直隶工艺总局的总办。袁世凯调任军机大臣后,向慈禧和光绪皇帝推荐周学熙进京“总理京师自来水”事宜。经过两年的努力,1910年2月10日,周学熙将自来水引进京城。

办实业救国

周学熙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办实业,实业救国,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亲自创办的著名企业有:北京自来水有限公司、中国实业银行、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大苑实业银行、华新纱厂、兴华棉业公司、耀华玻璃公司、唐山启新机器厂。周学熙与江南著名实业家张骞齐名,被誉为“北方实业巨子”,有“南张北周”之说。

经过多年的积累,周学熙亲手营建起一个庞大的事业集团。在中国北方,以天津为基地,形成了一个享誉海内外的“周氏企业集团”,资本金额高达4000多万元,在当时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张亚琴

徐谦:心忧国民的前清翰林

人物简介:徐谦,安徽歙县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前身)校务委员会主任(校长)。

号召国民武装反袁

民国元年(1912年)初,徐谦与伍廷芳、王宠惠、许世英等人在上海成立国民共进会,以“完成健全共和政体”为宗旨,是年6月,袁世凯为实现其个人独裁野心,修改《临时约法》中关于总统颁布命令须经内阁副署之规定,唐绍仪不满袁世凯个人独裁、遇事专横的作风,愤而辞职,徐谦也与其他同盟会阁员一起辞职。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案事发。事后查明为袁世凯主使。为此,徐谦撰《布告国民》一文发表于4月27日的《民权报》,号召国民奋起组织武装反袁斗争。

成为基督翰林

徐谦是清朝翰林院编修。二次革命失败后,这位前清翰林一度对前景悲观失望,意志消沉,便避居上海,兼作律师。

其间,某些基督徒朋友劝其入基督教,以求精神之寄托。徐谦云:“若你们有个好上帝,就不该容许袁世凯这种人活在世上。若袁世凯马上死去,我必入教。”恰巧袁称帝不久即暴病而亡,徐谦便履行诺言,正式接受圣公会洗礼,皈依基督,取教名为“乔治”。徐谦自称,入教乃为救国。

孙中山和冯玉祥之间联络人

1919年1月,徐谦离粤赴沪,会晤孙中山,时值巴黎和会召开前夕,孙中山派徐谦与陈友仁以南方代表顾问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在巴黎,徐谦等人坚决反对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结果,并反对在和约上签字。

孙中山曾委派徐谦与钮永建去汉口会晤冯玉祥,以争取冯玉祥脱离北洋军阀,参加国民革命。会见中,徐、钮向冯玉祥详细介绍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冯玉祥听后,表示很赞成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此后,徐谦便成为孙、冯之间的联络人,常常出入于冯玉祥军中。

后来,徐谦受冯玉祥之邀到京,用“基督救国主义”思想劝说“基督将军”冯玉祥,对冯玉祥参加国民革命运动曾起过一定的推动影响。

在北京期间,徐谦还与李大钊等共产党员建立联系,积极参加了1925年的国民会议运动及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927年2月至12月,徐谦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前身)校务委员会主任(校长)一职。张亚琴

杨士琦:袁世凯的首席智囊

人物简介:杨士琦,安徽泗州(今泗县)人。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商部接收了南洋公学,校名改为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杨士琦任监督(校长)。

杨士琦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杨士骧的弟弟,清末官至邮传部侍郎。十三岁时失去父母,从诸兄读书,刻苦自励。李勤恪为两广总督时,他开始当李勤恪的幕僚。四年后官至道员,义和团运动时,他上书请李鸿章办理和议,李鸿章被命为全权大使、直隶总督,便召杨士琦参与其事。

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死后,杨士琦转身投靠袁世凯,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便以他为幕僚长。袁世凯的文电奏章,多半出自杨士琦之手。他随袁世凯最久,当袁世凯还未被清廷放逐时,杨氏兄弟就以袁党著称,他和袁世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很深的感情,是袁世凯左右中最懂得袁世凯脾气的,可以说是袁世凯的首席智囊。

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商部接收了南洋公学,校名改为高等实业学堂。杨士琦任监督。杨士琦上任后对学校教务、体制等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了总理、提调职务,设教务、斋务、庶务三长分工负责学校行政,重新制《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章程》,明确提出“本学堂讲求实业,以能见诸实用为要旨,为振兴中国商业造就人才”。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杨士琦一生从幕僚起,以其独特的才能,在历史上也作出过一点贡献。他帮袁世凯办洋务推行新政,虽意在挽留清廷衰落的命运,也算是为腐朽的清王朝输入了新血液。他追随袁世凯数任要职,1907年,曾代表清政府到南洋10余埠考察商务,在华商大会历史中留有一笔。在教育方面,杨士琦1905~1907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监督(校长),改革校务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后分支西安交通大学,两校在校史上均对杨士琦有专门介绍。

朱玉婷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