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给“十一五”成绩亮高分
2011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给力=提高+和谐+民生+突破
专家给“十一五”成绩亮高分

记者 任金如/文 王婧莹/图
 

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李小群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沈跃春

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孙自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 刘志迎

安徽的“十一五”发展成绩究竟如何,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了3125个字做出了精确概括。而对于这份成绩,昨日,本报特邀的省内专家们也给出了一个高分。在他们看来,“十一五”安徽的“给力”,已经化作了具体的成效:经济提高、社会和谐、看重民生、质的突破。         

点评人:刘志迎

评语:说提高,缘于意识转变

安徽“十一五”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经济总量、人均量获得了较大幅度提高。从六个方面系统总结“十一五”主要成就,表述准确,符合安徽发展实际。

但是,我觉得,安徽“十一五”最大的变化,是干部群众思想意识的变化。从政府角度来看,各级政府渴求经济快速发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意识,并且将这种发展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过去的“等、靠、要”思想,转化为了“争、创、招”;创业创新的精神开始显现,各市、县争取创优的态度和行动已经形成。

从民间来看,过去压在安徽民众头上的“三座大山”逐渐被创业意识、商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所替代,大大解放了思想和手脚,形成了全民创业的氛围,值得肯定。

点评人:李小群

评语:讲和谐,需秩序支持

“和谐安徽、诚信安徽、发展安徽”,纵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安徽的“十一五”建设是卓有成效、意义非凡。

这一轮经济发展也该轮到安徽发出最强音。中部崛起战略已经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推进剂和发动机,在承接产业转移经济的梯度转移下,安徽“十一五”成绩斐然。这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社会建设的各个进程。民生工程的壮大,城乡二元结构的统筹,以及公共安全、教育、保障等方面的建设,都说明了政府在全盘统筹地考虑社会发展问题。

但是,任何一个和谐的社会、小康社会都需要技术性秩序的支持,也就是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只有通过地方立法的完善,才能解决目前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点评人:沈跃春

评语:重民生,用数据说话

这是一个基调鲜明、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明显特点:尽量用数据说话、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注重文风简洁朴实。

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体现在,报告在强调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更加突出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报告强调: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观报告全文,重点部分浓墨重彩讲得很细、很透,信息量很足,没有什么空泛的议论和空洞的道理,透过简洁平实的文风,感受到的是朴实的作风。

评语:有突破, 是厚积薄发

点评人:孙自铎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十一五”总结得非常好——厚积薄发。

我所说的“厚积薄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徽自身内部条件的厚积薄发:在经济总量上有了突破,全省生产总值由5350.2亿元增加到12000亿元以上,连跨7个千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万亿元目标,年均增速达13%以上。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2063.8亿元,增长2.1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与全国差距缩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了质的跨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501公里增加到2929公里,建设“村村通”公路6万公里,以快速客运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铺开,港口吞吐能力达3.6亿吨,机场建设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确立;在产业基础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率由34.3%提高到43%左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以上。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奇瑞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涌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倍,专利授权量增长7.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3.8倍;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其次,安徽在政策层面上也迎来了“机遇”:中部崛起政策给安徽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合芜蚌试验区的科技创新含金量也非常高,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跃升为国家层面。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