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 前晚,北京街头,不少人已穿上羽绒服,在戴海飞的“蛋形”小屋里,温度表显示4.4℃。戴海飞,24岁,刚毕业半年。利用公司的设计创意,他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作为自己的蜗居。
竹条钉子造出蛋形小屋
戴海飞的公司位于北京海淀区成府路的一个大院里,在公司楼下,一座小屋像一颗巨大的鸡蛋,立在草坪上。小屋两米来高,麻袋拼成的外皮,看上去有些不起眼。“蛋壳”上,被掏出一个椭圆形的小门,没有锁。小屋由竹条和钉子建造而成,下边装有轮子,可以挪动。
蛋形小屋里摆设简单,一张约一米宽的床,床头放着几本书。床尾藏有一个水箱,里面有压力系统,可以把水压上来,供洗漱用。“一水箱水大概能用三天,用完了就到公司去接。”戴海飞说。
“城市下的蛋”中获灵感
戴海飞在湖南读大学,毕业后到北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他说,父母年纪大了,却仍然在奔波,希望给他存钱娶媳妇,“他们不知道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在北京买套房需要工作两三百年。”
“即使在北京租房,价格也让我难以接受。”戴海飞介绍,年初在公司的“双年展”上,展示了一个设计项目,叫做“城市下的蛋”,即可以移动的蛋形小屋。他决定利用公司的设计概念,给自己造一座房子。戴海飞跟表哥借了6400多块钱,作为买材料的成本,忙碌一两个月,造出了这座蛋形小屋。
“不租房,我也是‘月光族’,但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戴海飞说,他已经在小屋里住了快两个月,因为没有房租的负担,现在,他偶尔还能去咖啡厅享受“小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