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蒸汽汽车
国内油价机制再临考验
3上一篇 2010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内油价机制再临考验

 

自7月份成品油两次达到调价窗口,但国内油价却“按兵不动”后。随着国际油价9月1日跌破72美元/桶,国内油价参考的三地原油加权均价进一步向-4%的调价触发窗口挺进。国内市场对于国家发改委下调油价的预期再次触发。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国际市场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即可相应调整汽柴油及航空煤油等成品油价格。今年7月份,一些市场机构的数据显示,三地油价变化率曾达到-4%,符合国内油价下调条件,但发改委一直迟迟未调。实行至今一年多来,因调价周期、幅度固定,导致国内成品油价“上调快、下调慢”而备受诟病。不少市场人士称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名存实亡。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作为一个试行办法,在经过一段时期运行后发现存在问题并将进行修改,以使之更加贴近市场要求,无疑应该是一件好事。不过由国内石油行业垄断环境所决定,排除垄断既得利益集团影响与摆正权力与市场关系,或许是决定这次成品油定价机制修改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此外,目前的油价管理办法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包括国内成品油的平均加工成本、适当利润等方面都应该进一步明确。有专家指出,如果严格按照“22个工作日”和“4%”这两个指标,容易导致各种投机现象。过去成品油价格出现上调的时间窗口时,各地常出现囤油现象。油价上调不能只顾及企业的利润,还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经营,需要更加透明的企业成本机制来为油价寻找合理的价格机制。

积极探索破除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的定价新机制,为国内成品油的价格现实回归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以此来促使炼油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燃油品质,并真正承担起及时保障成品油供给的社会责任,杜绝为了追求高价而人为制造“油荒”逼宫的现象。

谈正民/文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