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待更进
2010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企业距离中国企业500强有多远
百尺竿头待更进

叶然 颜晶 记者 谈正民/文
 

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安徽企业近几年在中国企业500 强的表现来看,安徽入选的几家企业的规模一直在扩张,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增长,但每年入选的基本都是些老面孔,而且依然是集中在几个行业中。如果要真正的实现皖江的崛起,大企业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龙头作用,那么安徽企业究竟离500强有多远?又有哪些症结需要我们去克服?

叶然 颜晶

记者 谈正民/文

安徽身影:“500 强”名单“安徽制造”尚存不足

从近几年来看,安徽进入中国企业500 强的企业数量维持在10家左右,2009年入选的数量为11家,仅占总数的2.2%,和安徽的人口地位极不相称,2009年山东省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名单的企业达到51家,而浙江省会杭州一个市的入选企业就达到21家,与这些地区相比,安徽入选的企业数量明显不足;二是企业规模小。安徽进入500强的11家企业,2009年营业总额仅为3214亿元,占500强营业总额的1.23%,和安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三是排名靠后。进入前100名的,安徽仅有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家,排名也一直在前一百名的靠后位置;四是企业结构不够优化。安徽进入500强的企业,这11家企业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大都是能源、原材料制造产业, “能源、煤电、汽车制造”三大产业是我省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亮点,同时也印证了安徽入选企业的尴尬,最能给地方带来可利用财力的服务业,却极少有上规模的企业,这也是安徽各级财政长期以来捉襟见肘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老粗”一直是中国企业500强的入选企业被各界所诟病的主要症结。“大”——中国企业500强中,六成多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老”——传统行业占较大比重,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公司常年霸占前三名;“粗”——其中不少企业的业绩靠的是行业红利、资源红利和政策红利,而非技术红利、管理红利。安徽进入500强的企业中,虽然有奇瑞和江淮这样的强势汽车品牌,但总体上也未能摆脱“大老粗”的尴尬身份。

从世界500强的分布来看,世界500强盈利能力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食品、电子电器、建材、工农业设备、零售、贸易、银行、保险、制药等竞争性行业,而我省则更多地集中在钢铁、能源等传统垄断性行业。从品牌价值来说,虽然奇瑞汽车与江淮汽车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距离品牌的深入人心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他的入选企业就更加欠缺品牌价值。

结构失衡:安徽民企缺席中国企业500强

在安徽企业上榜总量不足的同时,更加尴尬的是自中国企业500强评选推出以来,安徽民营企业尚无上榜企业。而在沿海等发达地区,民企已具备了向国企叫板的实力。早在2003年,江苏省有10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其中4家就为民营企业,安徽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地区差距还是相当明显。

“安徽的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中国企业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竹友认为,安徽目前落后的产业结构导致了民营企业实力短缺。据其介绍,安徽一直以来被冠以资源大省身份,传统产业在安徽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安徽需要发展民营企业和服务业,从而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佘传奇则分析,安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是企业发展受制约的主要原因。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必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拓展。佘传奇告诉记者,产业链的两端分别代表着——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而安徽企业则一直所处的加工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地位最被动、利润最为微薄的环节,“不光是民企,整个安徽企业普遍存在高新产业较少的问题。”

榜单中位于百强的企业主业多集中在工业领域的加工制造与原材料加工,且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直接与“铁公基”配套的企业很少,至于金融、地产和服务业,更鲜有民企身影。“科大讯飞、美亚光电、安科生物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已拥有领先技术,但是在安徽这样的企业还是太少!”佘传奇分析,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在各自领域起到领跑者作用,形成产业群,那么在未来的3~5年,安徽的民营企业整体实力应该具备了与国企分庭抗衡的能力。

佘传奇表示,未来的五年是安徽民企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成为政策倾斜的最佳时期。“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都将带动安徽产业不断升级。”佘传奇告诉记者,政府要利用好自己的城市群和优势产业,因势利导,促进经济不断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把一大批本土优势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借用政策去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安徽与民企形成互补。

“安徽经济的运行仍处于中初级水平。”佘传奇说,如果有更多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企业进入榜单,届时安徽的经济总体质量就能得到整体提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