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有这样三名大学生,他们家庭贫困,为了改变现实的情况,他们四处筹钱,艰苦创业,他们种植的蘑菇和木耳被滁州市民所认可,每天都有大量的蘑菇、木耳从他们的实验区向滁州市区输送……他们就是出生于1987年的全成彪、杨雷和1989年的房虎强。
实习生 杨志远 记者 胡昊 文 图
从不认识到走到一起
全成彪居住的地方坐落在楼梯下面的一处小小的空当中,整个“屋子”十分狭窄。全成彪微笑着向记者解释,种植蘑菇、木耳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每天隔三四个小时就要采摘一次,他们忙得基本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全成彪说,当初他们三个互不相识,在2009年6月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首届创业大赛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当时,他们参赛的项目“益农食用菌基地”获得了一等奖。“大学生找工作难,工资低,农村发展潜力比较大,再加上我们都来自农村,家庭都不富裕,这些情况让我们最终选择了创业之路。”随后从地里赶来的杨雷告诉记者。
连学费都是借来的
创业需要启动资金,对于在校学生,且家庭都不富裕的三个人来说,筹集资金对他们而言显得格外困难。
据了解,全成彪和房虎强的学费基本上都是向亲戚借的,而杨雷的学费则是贷款贷的,目前还没有还,只能每月还点利息。学习之余,他们还经常勤工俭学,四处打工挣钱。
为了能够将项目落实,全成彪抱着希望找到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他所在系的系书记,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帮助。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系里不仅给了他们创业的意见指导,还向他们提供了2000元的资金赞助。此外,房虎强获得的5000元励志奖学金,加上全成彪、杨雷两个人各自1000元助学金和三个人家里各自筹集的1万多元,创业启动资金算是解决了。就这样,2009年8月份,三个人的创业项目得以落实。
利用废置小学种蘑菇
通过自学书本技术、向菇农学习和自己摸索,他们种植的蘑菇和木耳被滁州市民称赞“外观漂亮”、“口感好”,在滁州市场上销售良好。“滁州市的交通菜场、大凤凰菜场和银华菜场都有我们种的蘑菇和木耳。”杨雷告诉记者,随着输出数量的逐渐增长,原有的实验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三个人商议扩大种植规模。
2009年11月,三个人邀请珠龙镇政府领导实际考察了他们的实验区。在参观过他们的实验区后,该镇政府同意把已经合并到镇里的废置的莲花小学以较低收费租给他们。
据全成彪和杨雷介绍,从今年3月起,他们共收入2万多元,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收回部分成本,而且秀珍菇一个月的收入有4000多元,木耳每个月1000多元,向他们订购菌种的菇农不断增多。随着种植的蘑菇、木耳和菌种的逐渐增多,收益也在日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