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嬉笑怒骂,抛砖引玉
史上各种版本红楼梦
下一篇4 2010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红楼:嬉笑怒骂,抛砖引玉

朱玉婷
新版《红楼梦》
87版《红楼梦》
 

从举行选秀,到导演胡玫退出海选总决赛,再到李少红接棒执导,新版《红楼梦》的拍摄足足跨越了五年。如今,新版《红楼梦》刚一露脸,负面新闻就层出不穷,被网友恶搞为“红雷梦”。

也许是因为太珍爱,也许是引起了更深的怀旧。谁让它是《红楼梦》呢?想不受关注那是不可能的。嬉笑怒骂皆文章,因此让更多的人去阅读经典,也不失为一次抛砖引玉。

谁“绑架”了新版《红楼梦》

相信许多人都记得那场发生在2006年至2007年间的声势浩大的红楼选秀活动,整个比赛几乎历时一年,其间发生过各种光怪陆离的炒作,来自全国10大赛区的万千少男少女卷入到这场作秀效应远大于挑选演员的活动中去。若论轰动效应,红楼选秀或许比不上超女快男,但是,如果站在剧组挑选演员的方式这一角度来说,新版《红楼梦》确是前无古人、盛况空前。

而在评选过程中不断传出的内定、下车、换人等新闻热料,却是这场选秀留给大众最深刻的记忆。那么,究竟人们是否真的能够通过这样一场大戏一般的真人秀活动加深对《红楼梦》本身的认识和了解,就真是只有“天知道”了。

回想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演员甄选过程,同样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同样是选择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也同样经过几轮的筛选,但是,两场同质的活动却呈现出相异的结果,予人不同的感受。如果平行两个时空,对两次甄选加以比较,可以很轻易对比出“纯粹”和“杂乱”的两种不同景象。一边是简单从作品出发,以创作为根本目的,甄选的原则综合原著和演出的实际需要;另一边则带着浓重的商业味道,评选标准混乱,夹杂各种利益的纠缠,炒作的味道远远大于艺术创作。因而,自孕育期就先天不足的新版《红楼梦》,播出后被更大规模地质疑,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少红直面“四大质疑”

新《红楼梦》自播出以来就没有消停过,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漫天的板砖曾让李少红十分恼火,正式回应了外界有关《红楼》的四大质疑。

对于该片“画面阴暗”、“鬼影重重”的说法,李少红表示“阴森感”是“播出形式多样性”造成的:“有一次我从网上点进去,看到那个阴暗的画面也吓了一跳,黑乎乎的一团。其实网络是最误导人的,因为它的技术不成熟,它压缩的画面无法放大来看,这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

“金陵十二钗”满头的“铜钱”贴片,从开拍至今就屡遭批评。李少红对这一效果却颇为满意:“这个装束效果挺好,让大家牢牢记住了这个扮相。”她认为,剧中这种“戏曲化”的表现手段,与曹雪芹的初衷不谋而合。

台词几乎一字不漏照搬原著全文,究竟是“忠于原著”还是“偷懒省事”?李少红的解释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对一部作品有所发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用在翻拍名著上,这一规律并不可行!”她直言,《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已经到了无需导演延伸发挥的境界。

由“90后”演员贯穿全剧的新《红楼梦》,因几位主角的外形与原著有差异而备受争议,比如不少人认为剧中的薛宝钗“瘦”而林黛玉“胖”。对于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角色错位”,李少红这样理解:“其实演员主要看的是神似。”

抛“砖”可引“玉”

翻拍《红楼梦》,就好比贾宝玉衔玉而生,纵是本人再无造化,也会因这先天携带的“玉”而成为关注的话题。新剧《红楼梦》所衔的“玉”,正是《红楼梦》的原著本身,而且还是如假包换的一部石头记。

受关注是一定的了,而嬉笑怒骂本就皆成关注。重要的是关注本身。关注电视影像的背后,是对经典原著的关注。作为四大名著的“首席”,《红楼梦》拥趸前赴后继,原因绝不止耳熟能详的宝黛爱情故事。我们对电视剧扔“板砖”,扔得越狠,只能说明影像距离我们内心“解读”出的经典的精髓甚至皮毛还太遥远;我们对电视剧唱赞歌,也只因觉得那些影像距离内心的经典味儿很接近了。

如果不是原著经典,这部电视剧拍得再用心,充其量也不过是《大明宫词2》,或者是《人间四月天2》罢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至少带领了70后乃至80后的整整两代人去接近文学名著《红楼梦》。抛“砖”是为引“玉”,进而“砖石”亦成“金玉”。如今,这一版《红楼梦》是否能带领85后、90后甚至00后的观众去走近名著本身呢?但愿!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