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重庆、江苏等省市不公布高考状元之后,广东今年也开始不公布状元名单。(6月27日《羊城晚报》)
对高考状元的炒作,更多的是利益驱使,反映了教育的浮躁和功利,容易带来考试以外的恶性竞争,其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六月流火”,每年高考成绩一出,即现悲喜两重天,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此时,每宣传一次状元,就是对那些高考失利者的一次打击和伤害。热捧了一两个,伤害了千万个。在这类事情上,孜孜“添柴”远莫如断然“抽薪”。据教育专家的一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成为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而当年吴晗数学考0分进北大,钱钟书数学考15分进清华,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
不公布状元的看点在哪?应当不仅让失利考生能清凉一夏,更在于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设计人生,而不是以一次成败论英雄,其中的人文关怀得到凸现。炒作高考状元,对社会来说并无多少实际功效,一些高校、商家、媒体将很多利好的政策和有限的社会资源一古脑地加载到状元身上,对其他考生并不公平。
一个理智、客观、公允的社会,是不应该让“马太效应”无限放大的。正因如此,在对待高考状元问题上,我们不妨少些锦上添花,而对高考落榜者多些人性关爱,少些讽刺挖苦,对那些考上学校但学费无着者多给一些实质性帮助,这也算是另一种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