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日记》披露 蒋介石见毛泽东的内心感受
2010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蒋介石日记》披露 蒋介石见毛泽东的内心感受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著名作家叶永烈
记者 张亚琴/文 倪路/图
 

11岁写出第一首诗刊发,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近年来以伟人、名人纪实文学系列而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作家叶永烈先生,于昨日上午在安徽省图书城举行“红色三部曲”图书签售活动。日前,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 张亚琴/文 倪路/图

到美国手抄《蒋介石日记》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再版的“红色三部曲”,有什么增减修订的地方吗?

叶永烈(以下简称叶):有,这次改写“红色三部曲”,不仅加上了有关蒋介石的注解,而且增加了很多内容,资料来源一是《蒋介石日记》,二是北京协和医院的蒋介石1935年的病历。

记:您是如何得到这些真实的日记的?

叶:这些都是我在美国手抄的。日记的原件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现在只是部分公开,而且不允许拍照、扫描和复印,因此,我只好采用手抄摘录的方式。

记:从《蒋介石日记》里,有什么新的发现?

叶:日记记录了他见毛泽东的心路历程。有个很好玩的事情,就是他写到重庆谈判时对毛泽东称呼的变化,他白天跟毛见面,回来写日记又骂毛,以前是称他为“毛匪”,后来称“朱毛”、“毛共”,再后来就写“毛泽东”、最后又骂“毛匪”,可以看出他对毛泽东态度的变化。

记:那他在协和医院看病的病历反映了什么事件?

叶:蒋介石在北京协和医院“看病”一事,是我通过查找存放在医院的病历得到的资料。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过后,以为胜利在握,就在红军长征前夕带着宋美龄飞到北平休息,住在北平的协和医院。病例上记录有今天检查什么,明天检查什么,我跟《蒋介石日记》里面记录的内容对照,果然印证了他这段时间在北平“看病”一事,这个细节是第一次挖掘出来的,很好解释了红军长征前,蒋介石在做什么。

记:听说你为写这部书,重走了红色之路?

叶:是的,我从上海一大会址开始,到了嘉兴、井岗山、瑞金、南昌、遵义、延安、西柏坡等地,采访人数达百人之多。而且,我在研究“一大”时有个突破:众所周知,举行第六次会议时,突然有法租界巡捕房的一个暗探闯了进来。当晚,代表们改换了会议地点。这个暗探是谁?多年来,无人知道。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去采访知晓民国法租界事情的一位人士,他提及他的一个老上级在1921年曾破坏过一个左翼组织,我听后,突然意识到可能是那个暗探,果不其然。

曾被误认为是安徽人

记:您来过安徽几次?

叶:来过很多次啦!最早是在1978年,我和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一起来合肥做关于《科学文艺的创作》讲座,那时,长江路一带就很繁华。现在来看,我都快不认识那儿了,可见合肥的发展多么快速!说起来,我和安徽的渊源很深,我在安徽少儿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科技出版社、文艺出版社都曾出版过书籍。1964年,我大学刚毕业,就是安徽人民出版社出过《化学与农业》一书。还有,我曾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安徽人。

记:被误认为安徽人,是什么原因?

叶:1962年,我22岁时,还在北大念书。在学校的图书馆发现《安徽日报》转载过我的一篇文章,有几处错误。我便写了信给报社指出。报社很快给我回信,并向我约稿。并为我开辟了一个专栏,以“春夏秋冬”为题材,前后共刊发了60多篇的科学散文。此外,还在另一家安徽媒体刊发专栏文章100多篇,很多读者看到我写这么多文章,都认为我是安徽籍的作家。

晚年,叶永烈游历了海外多个国家,带着自由的心,诗意的情怀写下很多文字,集结成十五本文集。他说,下一步转型,将写长篇小说。因为随着岁月的流失,他丰富的阅历、思想变得深刻、敏锐的眼光,都是小说家必备素质,“只有这样,我才敢下手!因为我不光要会编故事,还要编流芳百世的好故事!”

简介

著名作家叶永烈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出版过《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和系列长篇“四人帮”兴亡——《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等。

他写的第一首诗,名为《短歌》。那是1951年,他11岁,还在故乡浙江读小学。刊登在《浙南日报》获得8000元稿费(相当于现在8角钱),鼓励他从此走上创作的道路。

他写的第一本书,叫做《碳的一家》,是个科学作品集。那是1959年,他20岁,还是一名北大化学系的学生。也是因为这本书,《十万个为什么》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作为化学分册的主要撰稿人,他写了163篇,而全册只有173篇。

1984年后,他的创作方向逐渐转向纪实文学。主要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

21岁时,叶永烈又写作了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书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报道未来科学技术。直到1978年才出版,一版印了300万册,立即引起轰动,成了当时的畅销书。

在创作的道路上,叶永烈的转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青年时期,就以科幻作品一举成名并颇具影响,却在中年时,觉得科普作品不能写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时代的思索,从而改变创作方向,跨入纪实文学的领域。或许他从来没有言语,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科幻走入纪实文学的殿堂,却是他最骄傲的选择。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