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泽东认做女儿
1937年,李静出生于江苏邳州,当时父母为她取名“胜利”。因为叛徒的出卖,李静的母亲被反动派杀害。朝鲜战争爆发后,15岁的李静随志愿军赴朝作战,从朝鲜回国后,李静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毛泽东握着李静的手,关切地询问她的名字和身世。李静告诉毛泽东:“我叫李胜利,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被敌人杀害了。”毛泽东半晌未作声,蓦地挥舞着巨手,高声对李静说:“你的妈妈是革命烈士,我的妻子也是革命烈士,她们都是有功之臣,我们不能忘记她们。你姓李,叫李胜利,我也姓李,叫李德胜(毛泽东曾使用的化名)。我的孩子们都姓李,你也是我的女儿。”
耳濡目染学“毛体”
起初,李静只是在毛泽东兴致所至,挥毫泼墨时才在一旁观看品赏。后来,毛泽东得知她在研习自己的书法风格,很高兴,便经常亲自指点。
有一次,李静把毛泽东一幅手书照葫芦画瓢临摹下来,请毛泽东赐教,毛泽东看后大喜。见李静对书法的感悟力这样好,他就耐心地向她传授了毛体书法的艺术并多次亲书《蝶恋花》、《咏梅》等诗词作品相赠,供其研磨、赏读。
李静说,主席的字“雄浑豪放,字字精神”。这是他老人家书法整体气氛的主线。这条主线,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就更加突出了。比如主席为她抄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几个字,前两个字连用行书,其余几个字都用草书,且字字牵丝连属。整幅题词“雷锋”两个字大些,其余字稍小,行笔流畅,参差错落,布局美观。这就使我们不由得想到主席在题词时,感情激荡,一气呵成,更显得有力!这幅作品每个字的右半部都高于左半部,造成一种磅礴气势,布局巧妙、饶有韵致和富有感染力。
在书法界有一种说法:“毛体”在中国只有两个人得其真传,且都是女性,一个是江青,一个是李静。很显然,这与毛泽东的亲传是分不开的。
书法作品纪念一代伟人
在以后的几十年,无论工作怎样繁忙,李静在书法道路上始终勤练不辍。在数十年提笔挥毫的起起落落间,李静赢得了“军中女杰一支笔”和“当代毛体书法传人”等美誉。
退休后,李静担任了中华民族团结友好协会毛泽东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并在社会上兼任一些其他社团协会的领导。对于众多的头衔,李静显得很谦逊,但对于“毛体书法传人”一说,她则认为受之无愧。
据《世纪风采》